[ 丛彦国 ]——(2007-7-2) / 已阅41768次
[4] 朱福惠.宪法价值与功能的法理学分析.现代法学,2002,24(3)
[5] 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 董和平.论宪法的价值及其评价.当代法学,1999(2)
[7] 杨海坤.跨入新世纪的中国宪法学——中国宪法学研究现状与评价(上).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
[8] 乔治•恩德勒.经济伦理学大辞典.王淼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9] 孙伟平.事实与价值——休谟问题及其解决尝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0] 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王志安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11] 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邓正来等.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12] 严存生.法律的价值.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13] 乔克裕,黎小平.法的价值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
[14] 孙国华.法理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5] 卓泽渊.法的价值论.第2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6] 朱福惠.宪法价值与功能的法理学分析.现代法学,2002,24(3)
[17] 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王军,洪德,杨静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18]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9] 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0] 王月明.宪法学基本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1] 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22] 张越.英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3] 张文显.法理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4] 科斯.企业、市场和法律.盛洪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25]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6] 马长山,钱福臣,唐永春.法理学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7] 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8] 亨克•范•马尔赛文,格尔•范•德•唐.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陈云生.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9] 胡建淼.论公法原则.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0] 韩大元.比较宪法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1] 韩大元.外国宪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2] 董和平,秦前红.宪法案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3] 许崇德.宪法.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4] 李竹,吴庆荣.国家安全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5] 姜士林等.宪法学辞书.当代世界出版社,1996
[36] 张晋藩,曾宪义.中国宪法史略.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
[37]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38] 蔡定剑.中国宪法司法化路径探索.法学研究,2005(5)
[39] 郭相宏,完珉,任俊琳.宪法学基本原理.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40] 王名扬.法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41] 林喆.公民基本人权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2] 刘作翔.权利冲突:一个应该重视的法律现象.法学,2002(3)
[43] 钱福臣.宪政基因概论——英美宪政生成路径的启示.法学研究,2002(5)
[44] 刘春萍,赵微.当代俄罗斯法学通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5] 殷啸虎.宪法学教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6] 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
[47] 莫纪宏.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48] Oliver Wendell Holmes.The Common Law.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49] 欧内斯特•盖尔霍恩,罗纳德•M.利文.行政法和行政程序概要.黄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50]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1] 罗尔夫•斯特博.德国经济行政法.苏颖霞,陈少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52] 徐育苗.中外政治制度比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3] 周叶中,韩大元.宪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总共5页 [1] [2] [3] 4 [5]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