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论我国故意杀人罪的立法重构

    [ 王立军 ]——(2006-10-3) / 已阅70122次



    --------------------------------------------------------------------------------
    王立军,男,山东郯城人,(1980—),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干部,法学硕士。
    赵 静,女,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1] 关于法系的划分,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这虽然采取了通说关于两大法系的划分方法,但为了研究的方便,同时把象俄罗斯这样的国家也纳入了大陆法系国家的范围。

    [2]该部分内容参考了[日]大冢仁,冯军译:《刑法概说》(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各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日]前田雅英著,董璠舆译:《日本刑法各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林山田:《刑法特论》(上)三民书局印行1978年版;韩忠谟:《刑法各论》,三民书局1982年版等书目。

    [3]韩忠谟:《刑法各论》,三民书局1982年版,第334页。

    [4][日]大冢仁著,冯军译:《刑法概说》(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5]韩忠谟:《刑法各论》,三民书局1982年版,第336页。

    [6]该部分内容参考了储槐植:《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J·C·史密斯、B·霍根著,李贵芳等译:《英国刑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赵秉志主编:《英美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等书的相关部分内容,在此特别感谢。

    [7]《美国联邦刑法》是把历年来美国国会通过的有关刑法的一些单行法令搜集、整理的一部法律文献。美国的法律制度,是按照英美法系的法律传统建立起来的,刑法典只是一些法规汇编,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刑法典。《美国模范刑法典》是自五十年代以来,美国法律研究所经过多次起草、修改于1962年提出来的,它不具备法律效力,但是对各州刑法的制定和执行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8] 赵秉志主编:《英美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9—280页。

    [9] 本部分内容参考了高铭暄、赵秉志主编:《新中国刑法立法资料总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 这多少有些主观归罪的倾向。

    [11]安翱、杨彩霞:《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12]付立庆:《故意杀人罪罪状检讨》,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5期。

    [13] 近年来,我国已经有部分学者注意到这个问题,提出了限制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主张。参见:陈兴良、葛向伟:《死刑限制论的一个切入——以故意杀人罪为线索的展开》,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5期。

    [14]林山田:《刑法特论》(上),三民书局1978年版,第59页。

    [15]韩忠谟:《刑法各论》,三民书局1982年版,第336页。

    [16][日]大冢仁著,冯军译:《刑法概说》(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17][日]前田雅英著,董璠舆译:《日本刑法各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27页。

    [18]林山田:《刑法特论》(上),三民书局印行1978年版,第58页。

    [19] 我国2006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可见,该法是以对象的特殊性——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而设置了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的处罚。犯罪的行为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只有社会危害性的区别,在处罚上完全可以借鉴这种规定。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