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及理论创新

    [ 洪碧华 ]——(2022-11-7) / 已阅1739次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及理论创新
    洪碧华

    2020年11月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我党首次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这不仅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具有非常深刻的政治和法治价值。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背景
    习近平同志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立者和主要贡献者,在数十年的领导实践中,一直关注法治,学习研究法治,并且学有所成,取得清华大学马列所的法学博士学位,逐步形成自己的一整套比较完备法治思想体系。当然习近平同志有继承和发展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法治思想,尤其是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合理内涵,又有很大的创新和超越。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中国化的体现,成为现阶段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出发,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一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体系完备、博大精深的法治思想理论体系。概括起来,有“三新”,即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三基”,就是关于法治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观点;“六论”,即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大任务、重大关系和重要保障六个方面论述。
    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就是 “十一个坚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十一个坚持”,既体现在一系列党内文件中,也体现在习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
    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创新
    习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历行法治,坚持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创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既有思想创新、又有制度和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
    (一)站在全局高度。习总书记站在全局高度强调全面实行法治的重要性。加强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做出总体部署。习总书记强调指出“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历史经验值得教训,“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 。我党要长期执政,就必须依靠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党在治国理政方面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在“四个全面”发展战略中,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二)选择法治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并沿着这条康庄大道奋勇前进,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正确的法治道路书上抄不来,别人送不来,只能靠自己走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坚持法治理论。必须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坚持政治原则,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重大课题,有许多东西需要深入探索,但基本的东西必须长期坚持。
    (三)建设法治体系。实现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大转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这个法治体系成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和总目标。包含有五大子体系,就是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是对我国法治建设目标的丰富表述,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具体内涵,是法治理论的发展创新。
    (四)明确党法关系。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是治国理政的一门政治艺术,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正确认识党与法关系,习总书记重申党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宪法原则,强调任何组织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二是明确政治与法治关系,政治是根本遵循、法治是基本方式和底线遵循,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三是处理好改革与法治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法律如实记载改革成果,通过立法授权改革。四是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二者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习总书记讲过“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与道德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道德可以上升为法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2018年载入《宪法》、2020年写入《民法典》。古人云,出礼则入刑,法律能够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五是明确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党纪国法也需要相互衔接和协调,要充分发挥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互补作用,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
    (五)“三统一”、“四善于”。围绕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习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三统一”、“四善于”,并做出了系统部署。这就是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六)增强干部能力。习总书记提出:要“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增强法治思维能力,首先要学法懂法、遵法守法,敬畏法律,严格依法办事,纠正违法和恢复正义。具体就是要增强领导干部的九种行为能力:增强学习能力、政治领导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科学发展能力、依法执政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狠抓落实能力、驾驭风险能力和增强斗争本领。
    总之,习近平法治思想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法治建设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