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武平 ]——(2005-3-12) / 已阅21623次
4 马乾瑞,《宪政国家的生成条件》[J],《天中学刊》2003年第6期。
5 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M],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9、272页。
6 侯宜杰,《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版。
7 汪习根,《论发展权与宪法的发展》[J],《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1期。
8 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三联书店1998年版序言和第392页。
9 汪进元,《政治文明与宪政的关系》[J],《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
10 同上。
11马乾瑞,《宪政国家的生成条件》[J],《天中学刊》2003年第6期。
12 魏小军,《小康社会的宪政发展》[J],《学术探索》2003年第3期。
13 田忠,《宪政国家——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健康发展的政制安排》[J],《人文杂志》2000年第5期。
14 同上。
15 金兴华,《经济转轨、政府定位与宪政民主》[J],《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3期。
16 汪进元,《政治文明与宪政的关系》[J],《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
17 李龙,《民主宪政与精神文明》[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18 庄汉,《宪政民主与小康社会》[J],《武汉法学》2004年第2期。
19 李龙,《民主宪政与精神文明》[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总共2页 [1] 2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