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简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之适用

    [ 樊崇义 ]——(2000-12-18) / 已阅31165次


    综上,笔者认为,关于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之变更,应持慎重态度,既要注意维护生效判决的严肃性、权威性、稳定性,又要注意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作到变更的程序既合理、又合法。因此,变更这种判决,在诉讼程序上笔者建议应当作到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的既判力,即使这种判决生效以后,发现了新的证据,也不能重新起诉、重新判决,不能用检察机关的起诉状否定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
    第二,这种无罪判决生效后,发现了新情况、新证据,变更与纠正的办法,只能按照生效裁判的再审程序,依法进行。

    第三,关于决定提起再审的期间,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应严格控制。因为把无罪判决变更为有罪判决,出于保护人权的考虑,一方面要限制在刑法规定的追究刑事责任的时效期内,另一方面考虑到证据的保存和证据能力,多数国家都是以无罪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一年以内才准许提起再审,超过一年即丧失再审提起权。

    第四,关于再审的结果,由于是发现了新的情况或新的证据,这些新情况、新证据并未经过严格的侦查、起诉、一审、二审程序。因此,再审法院的审理结果不能适用判决直接改判,只能裁定撤销原判,并指明发回重审的诉讼阶段和重新审理的内容。至于从哪一个诉讼阶段开始,要根据个案之情况加以确定。
    注释:
    [1]《证据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117-118页。
    [2][3][4]《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第94页。
    [5]陈光中、严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释义与应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第10页。
    [6][英]希恩·豪沃:《警察证论》,1994年7月8日第7期。
    [7]《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第264页。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释义》,法律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第189页。
    [9][13]《刑事诉讼法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3年12月第2版,第281页;第284页。
    [10]《宪法资料选编第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4月第1版,第245页。
    [11]见《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368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第135页。
    [12]《刑事诉讼法(修正)实务全书》,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第577页。

    总共2页  [1] 2

    上一页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