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中国境外投资核准制度改革刍议

    [ 余劲松 ]——(2013-10-29) / 已阅11463次

      [1]参见《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第6、7、8条。根据规定,企业开展以下情形境外投资应当报商务部核准:(1)在与我国未建交国家的境外投资;(2)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境外投资(具体名单由商务部会同外交部等有关部门确定);(3)中方投资额1亿美元及以上的境外投资;(4)涉及多国(地区)利益的境外投资;(5)设立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地方企业开展以下情形的境外投资则应当报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核准:(1)中方投资额1000万美元及以上、1亿美元以下的境外投资;(2)能源、矿产类境外投资;(3)需在国内招商的境外投资。企业开展上述规定情形以外的境外投资,须提交《境外投资申请表》,并按相关规定报商务部或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办理核准。

      [2]参见《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第4条、第5条的规定以及《通知》的有关规定。此外,《通知》进一步规定了有关特殊项目核准,即前往未建交、受国际制裁国家,或前往发生战争、动乱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以及涉及基础电信运营、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大规模土地开发、干线电网、新闻传媒等特殊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项目,不分限额,由省级发改部门或中央管理企业初审后报国家发改委核准,或由国家发改委审核后报国务院核准。

      [3]参见《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第9条。企业境外投资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商务部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不予核准:(一)危害我国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或违反我国法律法规;(二)损害我国与有关国家(地区)关系;(三)可能违反我国对外缔结的国际条约;(四)涉及我国禁止出口的技术和货物。

      [4]参见《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第18条。国家发改委核准项目的条件为:(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不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公共利益,不违反国际法准则;(二)符合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有利于开发国民经济发展所需战略性资源;符合国家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促进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产品、设备出口和劳务输出,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三)符合国家资本项目管理和外债管理规定;[四)投资主体具备相应的投资实力。

      [5]国际上一些国家对境外投资的限制也多是基于这个方面考虑。例如,美国《1979年出口管理法》规定,除了特定国家外,其向任何一个国家出口技术数据都必须获得商务部出口管理局签发的普通许可证。参见王孜弘:《美国对外投资的管理与限制》,《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7期,第36页。

      [6]依据2006年7部委联合发布的《境外投资产业指导政策》,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列为禁止类境外投资项目:危害国家安全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运用我国禁止出口的特有工艺或者技术的;我国法律禁止经营的领域;投资对象国或地区法律禁止投资的产业,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禁止投资的其他产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依据《境外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下列产业禁止境外投资:农、林、牧、渔业中我国特有的珍贵优良品种的养殖、种植(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的优良基因);制造业中我国传统工艺的绿茶及特种茶加工(名茶、黑茶等)以及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及中成药秘方产品的生产;社会服务业中的博彩业(含赌博类跑马场)以及色情业;其他行业中运用我国禁止出口的特有工艺或者技术的、我国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产业以及投资对象国或地区的环境保护要求的产业;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禁止的产业。

      [7][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4页。

      [8]一般来说,政府基于公共利益对经济活动进行的规制,通常应限于市场失灵的情况。但是也有学者指出“政治决定作出者不再被认为是唯一的、公允的、仁慈和全知的独裁者,能通过信息完备的各种干预而将社会福利最大化并纠正市场失灵”([德]彼得斯曼:《国际经济法的宪法功能与宪法问题》,何志鹏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官员是公共利益的代表的这种理想化认识与现实相距甚远,行使经济选择权的人并非‘经济阉人’。我们没有理由将政府看作是超凡至圣的神造物。政府同样也有缺陷,会犯错误,也常常会不顾公共利益而追求其官僚集团自身的私利。”([美]查理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林毅夫校,中文版译者序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9]参见《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第5条。

      [10]参见《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第6、7条。

      [11]胡健:《境外投资法规胎动精简审批助民企走出去》,载赛迪网http://news. ccidnet. com/art/1032/20120420/3794783_1. html,2012年8月30日访问。

      [12]参见谈萧:《韩国海外投资法制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北大法律信息网http://article. chinalawinfo. com/article_print. asp?articleid=30916,2012年8月30日访问。

      [13]参见《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第6条。

      [14]参见《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第19条、第20条、第22条、第23条。

      [15]2007年5月30日发布的《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境外投资项目备案证明的通知》(发改办外资[2007] 1239号)。

      [16]《通知》第5条。

      [17]有关特殊项目核准,参见《通知》第2条。

      [18]参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课题组:《新兴市场经济体放松境外投资管制的经验教训》,《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66期,第2-3页。

      [19]See Afra Afsharipour,“Rising Multinationals:Law and The Evolution of Outbound Acquisitions by Indian Companies”,44U. C. Davis L. Rev. (2011),p. 1056.

      [20]参见姚梅镇:《美国海外投资保证制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6期,第3-10页;余劲松主编:《国际投资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210页。

      [21]参见《中国贸促会“走出去促进计划”调研材料之十五:加拿大吸引外投资及对外投资政策》,第61页,载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网http://aaa. ccpit. org/Category7/Asset/2007/Jul/25/onlineeditimages/file71185328941950. pdf,2012年8月30日访问。

      [22]参见《中国贸促会“走出去促进计划”调研材料之十九:新加坡吸引外投资及对外投资政策》,第47页,载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网http://aaa. ccpit. org/Category7/Asset/2007/Jul/25/onlineeditimages/file7ll85329702253. pdf,2012年8月30日访问;《中国贸促会“走出去促进计划”调研材料之六:法国引外投资及对外投资政策》,第31页,载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网http://aaa. ccpit. org/Category7/Asset/2007/Jul/25/onlineeditimages/file71185328941950. pdf,2012年8月30日访问;《中国贸促会“走出去促进计划”调研材料之十三:德国吸引外投资及对外投资政策》,第46-47页,载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网http://aaa. ccpit. org/Category7/Asset/2007/Jul/25/onlineeditimages/fi1e71185328156929. pdf,2012年8月30日访问。

      [23]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13条;《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2] 52号,2012年9月23日颁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课题组:《新兴市场经济体放松境外投资管制的经验教训》,《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66期。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