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机车车辆设计制造维修进口许可实施细则
铁路机车车辆设计制造维修进口许可实施细则
国家铁路局
铁路机车车辆设计制造维修进口许可实施细则
十一、产品试制必备的工艺装备
序号
工艺装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用途
工序
位置
1
重要零部件专用机加工工装
2
重要铸、锻、冲压零件专用工装
3
软(硬)管路制作模具
4
转向架、车体等重要结构件专用组焊工装
5
司机室焊接、组装专用工装
6
重要组成组对工装
7
整车、整机组装用台架
8
其他重要工装
注:按企业实际情况填报,位置列填本企业或外包企业。
十二、产品试制必备的检测试验手段
序号
检测试验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用途
工序
位置
1
理化检验设备
2
计量设备
3
无损检测设备
4
重要零部件机械加工检验设备
5
重要结构件制造精度检验设备
6
重要零部件试验台
7
整机性能检测设备
8
其他重要检测、试验设备
注:按企业实际情况填报,位置列填本企业或外包企业。
十三、型式试验项目及试验报告
(应提供整车型式试验报告和关键零部件型式试验报告。提供型式试验报告的零部件主要包括:车体、转向架构架、摇枕及侧架、车轮、车轴、轴箱轴承、闸片或闸瓦、车钩、缓冲器、受电弓、主断路器、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柴油机)
十四、运行考核、作业考核和解体检查项目及报告
十五、申请企业或科研立项单位对样车技术评价结论
(应包含评价依据、评价过程和评价结论)
十六、申请企业对设计技术总结报告的评审结论
十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附件6:
制造技术总结报告
目录
一、产品外形照片
二、产品制造中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目录
三、产品制造必备的生产基础设施
四、产品制造必备的设备
五、产品制造必备的工艺装备
六、产品制造必备的检测试验手段
七、型式试验项目及试验报告
八、制造能力分析
九、资金对制造规模的保证能力
十、型号合格证持有企业对制造样车技术评价结论
十一、申请企业对制造技术总结报告的评审结论
十二、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正文
一、产品外形照片
二、产品制造中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目录
三、产品制造必备的生产基础设施
序号
生产基础设施
所在工序
位置
1
与产品制造技术相适应的工作场地、环境条件、设施及和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建筑和厂房面积,特别应说明下料、焊接、组装、涂装和检验的车间或场所
2
整机和大型部件、构件生产场地、车间应有符合规定要求的起重设施
3
有足够的供水、供电、供气设施
4
有满足液压、气动、电气装置生产组装要求的专用场所
5
具有防尘、保温、湿度控制的专用涂装车间
6
具备申请生产许可产品落成要求的调试线路、性能试验线路和出厂前例行交验、运行试验线路
7
材料、配件的存放应有专门的区域,满足相关规定的贮存条件和具有完备的防护措施
8
转运重要零部件的专用设备
9
其他重要设施
注:按企业实际情况填报,位置列填本企业或外包企业。
四、产品制造必备的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用途
工序
位置
1
原材料下料、原材料处理设备
2
重要零部件机械加工设备
3
板料数控切割、折弯设备
4
气体保护焊焊接设备、焊接变位机、用于重要结构件的自动焊接设备
5
轮对加工设备、轮对压装设备、轴承压装设备
6
热加工设备
7
表面处理设备
8
铸、锻及成形设备
9
架车机、零件清洗设备
10
其他重要设备
注:按企业实际情况填报,位置列填本企业或外包企业。
五、产品制造必备的工艺装备
序号
工艺装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用途
工序
位置
1
重要零部件专用机加工工装
2
重要铸、锻、冲压零件专用工装
3
软(硬)管路制作模具
4
转向架、车体等重要结构件专用组焊工装
5
司机室焊接、组装专用工装
6
重要组成组对工装
7
整车、整机组装用台架
8
其他重要工装
注:按企业实际情况填报,位置列填本企业或外包企业。
六、产品制造必备的检测试验手段
序号
检测试验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用途
工序
位置
1
理化检验设备
2
计量设备
3
无损检测设备
铁路机车车辆设计制造维修进口许可实施细则
不分页显示 总共6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