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2013)沪二中行初字第55号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3-11-18)



    (2013)沪二中行初字第55号
      原告杨宏伟。
      被告上海市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杨雄。
      委托代理人宋健。
      委托代理人唐顶春。
      原告杨宏伟不服被告上海市人民政府2013年2月28日作出的编号为SQXXXXXXXXXXXXXXXXXXX04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依法受理后,向被告上海市人民政府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应诉通知书,被告在法定期限内向本院提交了答辩状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法律依据。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3年11月18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杨宏伟,被告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委托代理人宋健、唐顶春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2013年2月28日,被告上海市人民政府作出编号为SQXXXXXXXXXXXXXXXXXXX04的告知书,答复原告,依据《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三)项的规定,原告要求获取的信息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二条所指的政府信息,并已于2月26日电话向原告说明了情况。
      原告杨宏伟诉称:被告上海市人民政府事业编制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下属单位萌芽杂志社于1999年发起并联合全国七所高等院校,举办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萌芽杂志社在《萌芽》1999年第五期上刊登的大赛获奖者名单上载明上海市参赛者韩寒获得C组(注:社会组)一等奖。后,萌芽杂志社数位主要负责人均在不同的公开场合与媒体上宣称韩寒获得的是B组(注:在校学生组)一等奖,韩寒在其后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亦多次宣传此内容。因萌芽杂志社举办的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信息混乱,原告作为出版物消费者,认为萌芽杂志社公布的不准确获奖信息侵犯了原告及出版物消费者的利益和知情权。韩寒获奖的相关信息属于政府信息,原告遂通过政府信息公开途径向被告提出申请,要求被告公开萌芽杂志社关于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相关评奖记录及韩寒的参赛身份信息。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不仅仅指行政机关,也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组织。萌芽杂志社联合国内七所高校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行为,具备行政行为的特征,该信息属于政府信息范畴。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上海市作家协会、萌芽杂志社执行上海市人民政府财政预算,系法律法规授权的提供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具有公开其制作政府信息的义务和职能。原告向被告提起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信息公开申请,属于应公开的政府信息范围。被告作出的告知错误,未尽到政府信息公开义务。故请求撤销被告作出的编号为SQXXXXXXXXXXXXXXXXXXX04的告知,并判令被告重新依法公开其申请的政府信息。
      原告提供了以下证据证明其主张:1、编号为SQXXXXXXXXXXXXXXXXXXX04告知书,证明被告对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作出答复;
      2、萌芽杂志社1999年第五期“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名单”、萌芽杂志社1998年12月“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征文启事、网易娱乐(ent.163.com)《韩寒在第一届新概念复赛中有没有作弊》截屏、“上海李其纲的博客(blog.sina.com.cn)《对‘新概念作文大赛’的N个问号的N个回答》”博文截屏,证明原告申请的信息具有利用、处分国家高考行为的性质,该信息与其主办方负责人的口头陈述不一致,导致该信息混乱;
      3、上海市作家协会以及萌芽杂志社的全国组织代码、机构代码网络查询结果截屏、中国作家网(www.chinawriter.com.cn)刊登的《<萌芽>完成改制成立萌芽杂志社有限公司》截屏、中国上海(www.shanghai.gov.cn)刊登的《上海市作家协会2011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截屏、萌芽官网(www.mengya.com)刊登的《萌芽杂志社声明2012.4.5》截屏,证明原告申请获取的信息保存单位萌芽杂志社和上海市作家协会的主体身份,其系上海市人民政府事业编制单位,执行政府财政开支。萌芽杂志社2011年才改制为企业,萌芽杂志社以公开申明的形式表达其愿意接受任何监督,并欢迎公权利的介入,以证清白;
      4、中国上海(www.shanghai.gov.cn)刊登的《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2005年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截屏、中国上海(www.shanghai.gov.cn)刊登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2008年上海市政务公开工作意见>和<2008年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意见>的通知》截屏、中国上海(www.shanghai.gov.cn)刊登的《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政务公开办关于2009年上海市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截屏,证明被告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划中,将其下属的“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纳入了信息公开工作范围。
      被告上海市人民政府辩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二条规定,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原告要求被告公开萌芽杂志社1999年发起组织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中韩寒的参赛身份记录及相关获奖评选评审材料,经审查,上海市作家协会及萌芽杂志社均不属于行政机关,其制作获取的信息不具备政府信息的属性,被告所作答复符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有关规定,且被告系在法定期限内作出本案被诉的答复,行政程序合法,故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被告向本院提供其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法律依据是:信息公开申请表及收件凭证、SQXXXXXXXXXXXXXXXXXXX04告知书及邮寄凭证,证明被告于2013年2月16日、21日收到原告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同年2月28日,被告作出编号为SQXXXXXXXXXXXXXXXXXXX04告知书对原告进行了答复,被告已依法履行了政府信息公开答复的行政职能。被告另提供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二条、第五条、第二十三条第(三)项、第二十六条等作为其法律适用的依据。
      经质证,原告对被告提供证据均无异议。被告对原告提供的证据1无异议,对原告提供的证据3中的审计结果及证据4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与本案无关,对原告提供的其他证据认为不符合证据的形式,亦与本案无关。
      经审查,被告提供的证据真实、合法,与本案具有关联性,本院予以确认。原告提供的证据1证明了被告作出被诉的政府信息公开答复,真实、合法,与本案具有关联性,本院予以确认。原告提供的其余证据不能证明其申请公开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中韩寒的参赛身份记录及相关获奖评选评审材料系政府信息的主张。
      本院根据上述有效证据查明本案事实如下:2013年2月16日,被告上海市人民政府收到原告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原告申请公开“上海市政府事业编制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下属事业单位萌芽杂志社于1999年3月发起组织的‘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一等奖获得者韩寒的参赛报名填写的个人社会身份记录,以及该届获得者评选委员会的评审会议记录”。同月21日,被告又收到原告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原告申请公开“上海市人民政府下属事业编制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下属萌芽杂志社,于1999年发起组织的‘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韩寒的参赛报名资料填写的个人参赛身份记录;以及该次大奖赛评审专家委员会成员评选获奖名单的会议纪要”。2013年2月28日,被告上海市人民政府作出编号为SQXXXXXXXXXXXXXXXXXXX04告知,答复原告,依据《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三)项的规定,原告要求获取的信息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二条所指的政府信息,并已于2月26日电话向原告说明了情况。被告将该告知书送达原告,原告不服,遂向本院提起诉讼。
      本院认为:被告上海市人民政府具有对向其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进行处理、答复的职权。被告在收到原告的申请后,经审查,在法定期限内作出答复,其执法程序符合《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二条规定,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原告向被告申请公开的信息是萌芽杂志社组织的作文大赛中韩寒的参赛身份资料及大奖赛的获奖评选评审材料,该信息不属于政府信息,亦不符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七条所规定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被告审查后针对原告的申请所作答复,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原告请求撤销被告作出的答复并公开其申请信息的诉讼请求和理由,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据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杨宏伟的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0元,由原告杨宏伟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李金刚
    代理审判员 田 华
    人民陪审员 马慧林
    二○一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书 记 员 沈 倪


    ===================================================
    声明:
    本站收录的二十万件裁判文书均来自法院官方网站公开信息,
    本站裁判文书栏目不会接受任何个人或企业提供的裁判文书。
    如您认为内容涉及个人或企业隐私,要求修改或删除的,
    请将网址发邮件至:
    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妥善处理
    ===================================================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