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裁判文书现状与问题解析

    [ 徐凤林 ]——(2024-4-29) / 已阅372次

    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根据国家赋予的审判权对案件进行裁判而制作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文书;是衡量办案质量高低、评判法官业务素质的依据;是诉讼活动的载体、审判成果的体现。 近日,笔者就裁判文书的发展历程、特点与分类、现状与问题及制作应注意的事项进行法理探究,撰文如下,可商榷与指正。
    一、发展历程
    裁判文书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古代社会。古代法律文书内容简短、精炼。分为判决书、诉状和契约等。判决书是官府对案件的裁决结果,诉状是百姓对案件的申诉,而契约则是双方对某项权利或义务的约定,用文言文书写,表达当时社会的法律观念和司法实践。随着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转型,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形成并不断完善,中华法系逐渐消亡,由于地域和文化差异,思维方式不同,中西方法律文书表达方式、结构、内容存在差异。如,中国诉状包括原告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而欧美西方国家诉状则注重对案件详细描述和分析,在证据分析和法律推理方面也存在差异。随着社会进步和法律制度的完善,近现代法律文书逐渐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裁判文书不仅记录裁判过程和结果,还承载着法官的理由和论证及法律适用的依据和思路。通常采用白话文书写,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除叙述案件事实和说明法律依据外,增加证据分析和法律推理等内容,还引入标题、序号、条文等元素,注重格式与排版,使文书更加规范、美观。裁判文书成为权威法律解释和法律意见的集中体现,对于维护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司法处于起步阶段,文书格式和内容要素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1952年司法改革,文书正文演变为事实、理由、结果三段格式。1957年反右运动中,裁判文书表现更加抽象、概括。“文革”特殊时期,裁判文书被破坏无余。1978年改革开放,出现引用实体法的裁判文书、引用程序法的裁判文书、引用司法解释的裁判文书。1980年司法部下发《诉讼文书样式》,统一规定文书格式和内容。1987年全国法院工作会议将提高司法文书质量作为提高审判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成立专门小组研究拟制诉讼文书样式。1992年出台《法院诉讼文书样式(试行)》,汇编14类314种诉讼文书。1993年最高法院办公厅下发52份裁判文书实例选编,强调释法论理,对文书质量提出更高要求。1998年7月肖扬院长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强调提高裁判文书质量的重要性。1999年4月最高法院出台《刑事诉讼文书样式(样本)》。2001年7月,最高法院对该样式适用存在问题做了具体解答,促进了裁判文书规范化进程。
    二、分类与特点
    特点一:法律性。裁判文书是法院代表国家做出的法律决定,对当事人和涉案关系人产生法律后果,具有法律效力。
    特点二:说理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对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目的、价值、标准和规格及不同类型裁判文书内容和形式要求进行全面、系统、明确的指导,是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成果和司法制度建设的重要发展。裁判文书引用法律条文,选择适用法律论理,阐明定此罪而非彼罪、适用此法条而非彼法条的道理,具有权威性。
    特点三:个人性。裁判文书虽不归属通常意义的著作权,但为署名作品,优秀的裁判文书可成为指导性案例,也是法官被问责的根据。
    三、现状与问题
    问题一:文书格式不规范,出现错字、漏字、别字、多字;错列当事人;当事人性别、地名、住址写错、身份证号码写错、出生年月日不符;诉讼费计算有误;标点符号使用不准确,数字随意大小写,字体字号不统一;未加盖“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印戳。
    问题二:案由及审理经过部分内容表述不完整,论述不充分,内容松散结构不严谨、前后不呼应;文思不清逻辑不严密,缺乏条理语言不规范,不能映射法官自由心证过程。
    问题三:裁判文书同质化。作出的文书千篇一律,说理上有职权主义倾向,重证据堆砌罗列,忽视证据和法理分析,讲法理不讲事理情理,缺乏说明裁判结果的形成过程。
    问题四:适用法律条文不完整,错引法条或援引法律不全面。表述不准确,漏判和缺项;判决主文不明确,超出讼争范围;缺席判决没有引用程序法;未判令履行债务期限;原告多项诉求支持一部分,另一部分未作交待;多名被告有的承担法律责任,有的未明确义务,不具有可执行性。
    四、工作对策
    对策一:加强裁判文书档案资源库建设,提升文书制作智能化水平
    围绕建设智慧法院,加强裁判文书档案资源库建设,完善“法院云”系统,以实现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化为目标,深刻剖析文书格式不统一、技术要求使用不规范、说理不充分、层次不清晰、文字差错等问题,对照最高法《法官行为规范》关于文书制作要求、《法院诉讼文书样式(试行)》《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样本)》《一审行政判决书样式(试行)》等标准,按照格式规范、内容完整、表述准确、逻辑严密、论述充分、适用法律正确的基本要求,建立奖惩机制,制定裁判文书质量评价标准,推广使用《文书智能校对系统》,检查文书中出现的格式、字词、标点等错误,智能纠错自动排版,文书内容检索,法律法规查询、附录和内容校验,文书查重等,提高裁判文书编写检查效率和整体质量,提升案件信息查询、文书制作和辅助裁判智能化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对策二:遵守裁判文书制作技术规范,确保裁判文书专业性和美观度
    围绕裁判文书制作技术规范标准,在字体、用语、标点符号、数字、计量单位等使用和印制程序、标准方面遵循技术规范要求,做到字体规范、用语规范、文书印制规范、数字用法规范、标点符号规范、计量单位规范。准确使用标点符号,杜绝使用感叹号、问号、破折号。准确使用顿号、括号、双引号。括号内的文字一般用来注释括号前面词语,括号不能与被注释的词语分离,要放在被注释词语后面。没必要用括号的决不乱用。双引号多半是引用语,必须全文照抄,不作任何改动。制定标准化的文书格式,包括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等,格式相对固定,强化说理,繁简得当,整体内容前后照应。遵循格式规范和排版要求,包括字体、字号、行间距、页边距等问题,确保裁判文书专业性和美观度。
    对策三:遵守裁判文书内容写作规范,符合法理伦理让人信服
    围绕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及样式模板要求,规范统一写作标准,做到格式统一、用语精炼准确,完整体现诉讼程序。按照《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确定案由,根据案件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与答辩、事实认定、法律依据、判决结果,结合案情繁简,选择叙事方法,合理设定段落:一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书写;二是按照空间方位书写;三是按照事件的主次书写,不夸大也不缩小,不渲染不粉饰,清晰表达事实和理由。使用法言法语尽量与法律条文保持一致,法律条文中没有的使用规范性用语,不使用带感情色彩和低级庸俗的词语。裁判文书核心是裁判理由,体现办案法官职业水平及逻辑推理和对事务综合判断能力。书写裁判理由注意针对性,避免空话、套话,所言理由符合法理伦理让人信服,对当事人提出的主张逐一有理有据作出回答。准确引用法律、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裁判文书引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排序为:法律、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司法解释;既有实体法又有程序法的,实体法在先、程序法在后;既有基本法又有特别法的,基本法在先,特别法在后。行政判决书可直接引用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刑事、民事判决书不能引用。注重证据收集和整理,运用法律知识推理分析。探索完善简化文书格式库和类型化案件说理库方式,为同类案件快速制作简化文书提供模板支持,实现减文字不减说理的效果。
    对策四:加强裁判文书制作监督考核,确保文书适用性和权威性
    围绕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和流程,建立裁判文书质量审查机制,落实层级审核把关制度,明确校对职责,积累校对经验,提高校对业务技能。审判员和书记员对裁判文书均负有校对、勘误职责。审判长督促和协调校对工作,承办人和书记员做到熟悉检字、排版及修改工作,熟悉字体、字号、文书各类开本和版面规格要求。遵守校对工作流程,运用“三校”方式(即:1、办案人员电脑上校阅一次;2、草稿打印后校阅一次;3、书记员再校阅一次),严把裁判文书质量关。构建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化考核体系,由资深法官或专业团队负责审查考核,对不合格裁判文书和责任人实施问责,确保文书质量。按照程序法规定,强化上级法院监督基层法院的职责,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依法审查裁判文书,确保文书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认真执行《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按照“依法、全面、及时、规范”的裁判文书公开原则,建立裁判文书公开制度,保障公众知情权、使每一份文书都接受人民群众检查和评论,提升法官的业务素质。主动接受社会和媒体等外部监督,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对裁判文书提出意见和建议,增强文书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作者:吉林省蛟河市总工会 徐凤林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